南京南京观后感

2020-04-01 22:05:03 字数 1485 阅读 8129

回顾历史、勿忘国耻、共创和平

——观《南京!南京!》有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抢掠、**,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纵火烧毁,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数据显示,有30万中国人徒遭杀戮,遭受**幸存的人数不详。这就是震惊世界历史、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它是中国近代苦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中华民族打上了不可抹灭的烙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抹灭的痛苦。

《南京!南京!》就是一部以“南京大**”为历史背景的大型史实纪录电影,看了这部电影,我感慨颇多。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曾无数次听过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行,看过抗日战争的鸿篇巨著,“南京大**”也是历史教科书上的重要篇章,但那些只能算作耳闻,不是目睹。

看过了《南京!南京!》,我才从心底里感受到了悲痛和震撼。

浓烈的销烟中,日本士兵披甲端枪、手持刺刀踏过残垣断壁的中山门;断肢残臂和赤裸的尸体铺满了街道城区;令人不寒而栗的人头首级堆积起小山,布满路边河岸;机枪扫射、挖坑活埋、刺刀刺杀、浇油火烧,无不用尽惨无人道之其极……德国纳粹还是建集中营,关着门秘密**犹太人,而侵华日军完全是公开地、毫无人性地种族灭绝。

两个多小时的片子看不到一滴鲜血,然而却能让人感受到那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状。电影中每一个生命都是脆弱的,无论他富贵贫穷、高低贵贱,随时都会像烟花般消散,我无法想象在这种人间地狱下,人们是怎么样生活的,更确切的说是如何生存的。这些只是历史事件的艺术概括。更可悲的是,这部电影的含蓄程度可能是现实的几倍。只有经历过灾难的同胞才能真正感受到痛苦。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来自无数革命先烈的不屈奋战,来自无数中华同胞的鲜红躯体,来自无数铮铮铁骨的坚毅脊梁,是他们用誓言、鲜血和生命讴歌了峥嵘岁月的苦痛罹难,谱写了中华儿女的不朽篇章,铸就了民族崛起的盛世辉煌。

这段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不能不牢牢记住,虽然有些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蒙蔽事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回首自己历史时都没了勇气,那就太可悲了。我们不仅要牢记,而且要把那段历史带来的沉重变成不屈不挠的意志,鞭策自己不断前进,逐步改变落后挨打的卑微局面,化痛苦为力量,化软弱为力量,摒弃腐败,创造奇迹。

只有通过我们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我们才有能力不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段悲剧醒的历史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民族的衰落,更是残酷的战争。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不仅仅是受害者,还有侵略者。日本士兵的行为纵然不可饶恕,但是帝国主义思想、军国主义思维以及战争的无情和残酷,已经让他们的人格发生了扭曲、人性受到的摧残,他们已然是魔鬼般的存在。

正如约翰·拉贝,虽然他是二战胜利方的国民,他完全可以不去理会中国受害百姓的苦难,甚至可以雪上加霜,但他却在追求胜利和悲悯死难的夹缝中苟延残喘、尴尬生存,最终因罹患疾病不医而终,难逃命运的丧钟。

作为21世纪的新生态,我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们必须刻苦学习知识、树立全局观念,不仅仅为了祖国强大、民族富强,更要为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创造“地球村”模式的统一发展空间,谋求全世界人们的健康福祉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告白》观后感

这部电影是马海贝同学在班会课上给我们介绍的。虽然在班会课上她把影片从头到尾都讲得很详细,但是或许正因为如此,我才没有办法抓到影片真正的要点,所以当我因为好奇去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对这部电影还算是一无所知。 在完全没有看影评剧透的前提下,我被《告白》的开头深深吸引了。 画面美得像精致的mv,各种物体的崩...

心理讲座观后感

通过这次的心理讲座学习,我学会很多知识和道理。我知道当彼此遇到误会,要换位思考,要宽容待人,要理解他人,也要把自己的一些事情坦白的说出来。忍一尺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论与多少人同处,总要存心公正,一视同仁,不可特别与一两个人亲近,却与其他的人疏远。尤其不可袒护自己所爱的人,一有这种情形,势必...

《下奇迹》观后感

我想,每个人都有目标,或大或小,有的人想干出一番事业,出人头地,名声远扬,也有的人想着每天能解决温饱就行,但是光有想法是不行的,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 努力奋斗去得到自己想要的。 就像电影里的乐基儿,从一开始的一无所获到上海五万人的演讲。这其间,他付出了许多努力,遭受了许多怀疑,甚至被别人虐待和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