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观后感

2020-04-01 22:50:11 字数 1271 阅读 8214

通过观看这样一部纪录片,我们还对于这段革命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我们认识到了中国是怎样反抗封建统治、摆脱殖民压迫、抗击法西斯侵略、打到反动势力,最终一步步站起来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领导五四爱国运动,发起“北伐战争”,解决西安事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全中国……可以这么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正是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革命才焕然一新。

”让我伤心的是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从此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在不同人心中,祖国是不一样的:在小孩眼中,她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在大人眼中,她是自己的脊梁;在老人眼中,她是一个大家庭,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家庭……而在我看来,这片中华大地宛如一汪碧水。要让她永远绿意盎然,保持青春活力,就要不断地有新鲜的血液输入,同时还要疏通外界,让世界认识,让世界不可分割。

我们的领导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改革开放是解放的中华大地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现在的中国,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迅速滑坡,导致道德与社会发展的严重分化。在信息时代,如果道德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那一定是一件特别可怕的时情。“请不要随地吐痰”“请自觉排队”“请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类似于这样的提示在当中国今社会随处可见,不只大家看到之后有什么感受吗?再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遍地可见这样的提示,作为一名中国人,特别是高素质的大学生,大家不觉得着让人很别扭吗?

特别是,做为一名中国人当你在国外看到用汉语写的‘请不要大声喧哗’‘请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的标语时,你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呢?他们为什么要用汉语不用英文呢?我认为这值得大家认真考虑、反思一下——这还是‘礼仪之邦’么?

还是‘谦谦君子’的国度吗?当前中国便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诚信缺失’‘道德滑坡’……

我们口口声声喊着要‘复兴’要‘强盛’,难道只是要复兴‘经济’‘军事’‘政治’吗?我们的优良传统、优秀传统文化和古人的高尚美德难道不应该复兴吗?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一件事。

只要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复兴,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复兴和繁荣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少的沧桑岁月,此才得来今朝幸福生活。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人心中共同的中国梦,为了每个人的梦想,同学们,我们大家共享。为了明天,努力吧!

3013.11.28

《告白》观后感

这部电影是马海贝同学在班会课上给我们介绍的。虽然在班会课上她把影片从头到尾都讲得很详细,但是或许正因为如此,我才没有办法抓到影片真正的要点,所以当我因为好奇去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对这部电影还算是一无所知。 在完全没有看影评剧透的前提下,我被《告白》的开头深深吸引了。 画面美得像精致的mv,各种物体的崩...

心理讲座观后感

通过这次的心理讲座学习,我学会很多知识和道理。我知道当彼此遇到误会,要换位思考,要宽容待人,要理解他人,也要把自己的一些事情坦白的说出来。忍一尺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论与多少人同处,总要存心公正,一视同仁,不可特别与一两个人亲近,却与其他的人疏远。尤其不可袒护自己所爱的人,一有这种情形,势必...

《下奇迹》观后感

我想,每个人都有目标,或大或小,有的人想干出一番事业,出人头地,名声远扬,也有的人想着每天能解决温饱就行,但是光有想法是不行的,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 努力奋斗去得到自己想要的。 就像电影里的乐基儿,从一开始的一无所获到上海五万人的演讲。这其间,他付出了许多努力,遭受了许多怀疑,甚至被别人虐待和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