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观后有感(

2020-04-01 22:50:11 字数 3041 阅读 3566

有感姓名:茅苗

班级:数计(4)班

学号:***

《复兴之路》观后有感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清康熙帝登基后,封建社会迎来了最后一个繁荣时期。与此同时,世界格局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当欧洲国家征服海洋时,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和贪婪,世界逐渐相连。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而独立存在。

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他毫无悬念地来到中国。然而,仍沉浸在康乾盛世的人们却不知道自己正面临着灾难。当欧洲国家的资源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时,他们就把目光投向了土地资源丰富的中国。

一句“**物产丰盈”中国把自己锁在笼子里,欧洲各国通商不成便产生了抢夺的念头,由此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扩展到了东方,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由此拉开序幕。

随着一代革命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1912的中国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皇帝倒了,辫子剪了”。然而,袁世凯很快偷走了革命的成果,开始了北洋军阀对中国的持续统治。

面对当时的形势,国民党希望通过和平手段从袁世凯手中夺取政权。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跑遍全国宣传国民党的议会选举,使国民党成为议会中最大的政党。但是,这种行为激起了袁世凯的高度紧张。1913年3月,宋教仁被袁世凯派来的刺客刺杀,他和其他人期待的议会民主终于被摧毁。

随后,为了换取支持,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1916年,袁世凯又妄图称帝,建立所谓的“中华帝国”,但是他的行为遭到了几乎全国上下的以致反对,就连他手下的北洋军阀也颇有不满,终于在人们的一片唾骂声中,他的皇帝梦在短短的83天后草草收场。不久,袁世凯怀揣着他的“皇帝迷梦”离开了人世。

他死后,北洋军阀陷入混战。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这充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资本主义道路不能在中国走。那么,在未来的岁月里,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一片渺茫,多少志士仁人为此嗟叹!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种情况才有了根本的改变。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并指导全党,正是由于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得以正确地判断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的实际相结合,随时根据新的情况,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产生。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群众的支持下,中国的历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电视政论可以看出,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到辛亥革命,所有的改革或革命路线都是由精英进行的。只有共产党,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前进道路。人民是共产党力量的源泉,是胜利的保证,是历史的主人。

只有共产党一直自觉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样,它才有效地唤起人民,并将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这是任何其他阶级的政治力量从来没有也不能做的事情。只有真正选择了人民,才会最终被人民所选择。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觉地“用历史感悟未来”,在中国未来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说,这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念、凝聚共识,很有益处。

一个活着的民族,一个强大的国家,或者一个强大国家的追求,都需要精神力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进化历程中,曾经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

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发展和继承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正气。正是这种精神从历史中支撑和引导着我们。

这一精神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身上看到了它,在李大钊、方志敏、刘胡兰身上看到了它,在鲁迅、闻一多、朱自清身上看到了它,在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身上看到了它,在许许多多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而牺牲奉献的无名英雄身上看到了它。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爱国主义的内涵必将越来越丰富。在不同时期,其主要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

民族危机时的共赴国难、沙场捐驱,革命斗争中的抛头颅洒热血、为真理献身,和平建设时期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等等。然而,发展之中总有一脉相承,这就是要永远保持民族的自尊、自豪与自信,时刻将祖国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置于首位。这也是《复兴之路》所给予人们的启示。

可以这样说,《复兴之路》用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可见,《复兴之路》所证明的正是今天的中国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所面临的、而且必须作出正确回答和正确选择的根本问题,那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这与党的十七大所确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主题正好吻合,展览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重现,讲述了中国从民族觉醒、民族救亡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进程。

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领导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要认清自己的责任,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用自己的努力和奉献精神为党和国家努力奋斗。

我们相信,我们国家的强大崛起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尽快实现。

复兴之路观后感

通过观看这样一部纪录片,我们还对于这段革命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我们认识到了中国是怎样反抗封建统治 摆脱殖民压迫 抗击法西斯侵略 打到反动势力,最终一步步站起来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领导五四爱国运动,发起 北伐战争 ,解决西安事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复兴之路观后感

作为一代祖国建设的 人,我们要牢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壮大自己的国家。因为百年的屈辱历史已经告诉我们 落后就要挨打。 清朝的隐逸和天国的美梦,把自己孤立起来,留在了世界上。我们吸取了教训 只有吸收世界先进成果,融入世界国家森林,才能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共同发展。封闭的...

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观看完之后,使我了解了这部纪录片从 千年巨变 峥嵘岁月 中国新生 伟大转折 世纪跨越 继往开来 这六个主题讲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如何从以前的落后走向现在的繁荣昌盛。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和文明,但在近代,由于种种原因变得衰弱,被西方国家烧毁 杀害和掠夺。是中国共产党救了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