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幼儿科学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2020-12-07 21:54:24 字数 2402 阅读 1683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过:每一个孩子在他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如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充满着好奇和敬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使用各种感觉器官,手和大脑,**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幼儿园各种形式的科学活动中,如何科学有效地贯彻《纲要》精神,落实科学教育目标,让孩子永远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投身于神奇的科技探索活动,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尤为重要。

1 材料提供多样性

《纲要》提出:科学活动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为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在科学活动中,要注意提供多样化的素材,满足儿童活动的需要。

我们在叠叠乐活动中,分别提供了积木、纸盒、依拉罐,可以让幼儿选择喜欢的材料操作,也体验物体大小、轻重对叠高的影响,设置的问题“怎样组合才能叠得高”具有**性和开放性,有的幼儿想到了用依拉罐和纸盒结合起来叠高,看上去如搭的亭子,增加了趣味性。我们在有关纸这个主题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纸,让幼儿体验光滑、粗糙、硬、软、吸水快慢、不同用途等纸的特性,其中设计了顶纸板、有用的报纸等主题教学活动,在顶纸板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吸管的精细对顶纸板的影响,体验纸板的形状不一,只要找到重心都能顶起来等,让幼儿尽情的玩,玩出智慧,满足幼儿活动需要。此外,在酒瓶主题中,还设计了叠瓶、竞瓶等活动。

瓶子赛跑中,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水平,架设有层次性的学习台阶,吸引幼儿操作,设计由两个瓶子(空瓶和装水的瓶子)的比赛变为三个瓶子的(装有同样重量的水、沙、豆子)比赛,让孩子对装有水、沙、豆子不同材料的瓶子进行**,让孩子的记录表也有了难度,孩子要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出比赛结果和实验结论,知道了同样的斜坡上同样重量的瓶子的下滑速度跟装的不同材料有关。提高了儿童的记录分析和推理能力。

2 学习氛围合作性

社会是一个群体,很多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我们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幼儿学习也需要合作。让孩子学会合作需要让孩子学会倾听、表达、讨论、评价,在许多科学活动中,老师总是要预设合作学习的环节。

我们在叠叠乐活动中,小朋友两个人一组玩叠高,小组一起玩九层塔垒高比赛,这些活动中小组成员要相互交流,协商运用各种办法,增加了挑战性,增强了合作性,幼儿玩在一起,乐在一起。在瓶子赛跑中,我们让孩子们两人一组进行,他们各自分工,一个做实验,一个进行观察记录瓶子下滑速度快慢,避免了孩子操作和记录的手忙脚乱。比如高中打牌分为四组进行比赛,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

一是了解材料本身的特点和能创造性地使用材料,二是让幼儿有了合作的认知:团队每一个人都巧用方法,每一个人都勇于争先,团结力量大,这是获胜的关键。

3 学习方法多变性

孩子是科学家,科学家需要实验和研究,孩子的经验往往是通过自身实践得出的,幼儿认知世界受已有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影响,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性。有时是片面的、分散的,需要通过综合性的活动加以提炼。我们从不把科学教学活动隔离开来,常常尝试综合活动的开展,如“有用的麦秸”,我们以多**动画入手,让幼儿了解麦秸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然后组织谈话活动——“有用的麦秸”,讨论麦秸的广泛用途,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述能力(重点);接着,欣赏麦秸的民间工艺制作,手工制作“漂亮的麦秸制品”,培养幼儿对美的鉴赏能力,促进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

可见,在综合活动中,我们不是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力求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连,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合儿童的知识经验及情感、社会等领域经验的习得,帮助和引导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有机实现“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4 内容选择生成性

幼儿科学活动中预设的内容固然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好材料,但对生活中由兴趣而生成的的科学活动进行探索,更能产生其意想不到的效果。幼儿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和紧迫性比教师预设的科学教育活动要强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好奇点,生成新的课程内容,并要追其行,延其趣。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言行,从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并顺应他们的兴趣点生成课程内容。例:户外散步,小朋友发现了蜗牛,很多小朋友到处找,并把它们带回了教室,这时候老师就顺应幼儿的兴趣,生成关于蜗牛的课程内容,并把此内容延伸到家中,寻找相应的内容,第二天继续进行深一步的学习研究,幼儿学习探索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同时,在组织科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孩子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发现他们的愿望,生成课程内容。例《苹果皮发霉了》,由于老师预设的活动,因为苹果皮的发霉而无法进行。老师把坏消息告诉了孩子。没想到,孩子没有失望。相反,他热情地讨论着

苹果皮会长毛?没见过呀,教师注意倾听并及时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生成新的课程内容,让幼儿体验“霉”,了解“霉”在生活中的运用等,从而产生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生活科学活动。

5 语言提问启发性

儿童的科学探索和创造性活动经常出现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是把握其指导的方法与策略。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中,在充实丰富的材料中,在教师的教育智慧中,无论是指向性的问题还是开放性的问题,都会像温暖的春风,催发着幼儿科学活动探索与创造的萌芽,激发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指导策略

作者 张倩 《教师 下》2015年第05期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探索活动在幼儿科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要。探索过程中,幼儿能相对独立地操作 实验 感知 观察,从而发现各种自然物和现象是怎样活动的,怎样相互作用的,甚至创造性地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或不知道的事物,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助于培养独立感 自...

谈幼儿科学教育活动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在教科学活动。科学活动是很严谨的 不容许有半点差错 做为一个教师 你交给孩子的知识一定不能出错 所以在每次活动或是教育活动前 我都会事先做一下准备工作。如 了解灯泡的工作原理,当孩子们玩游戏时,他们可以向孩子们解释并解决他们的疑惑。关于水的沉浮实验 我都提前将几个材料自己实验一...

幼儿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

全班分成六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每周,组长将带领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大的领域,每个小组成员将在其领域内选择一个方向来设计和制作幻灯片。每周一上课时,每组选出一位做得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被选同学上台展示前,本组成员可以再帮他提出修改建议。 每周周六晚上9点前由组长将其组员的课件收集,评分后登记在名册上,然...